close
中華棒球隊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,連續兩次敗給中國隊,而且都是在萬眾矚目的大比賽(北京奧運、經典賽),也難怪行政院長在忙於拼經濟、救失業的同時,還得呼應民意跳出來表達「震怒」,突然間棒球又變成國球了?連天天談什麼「扁珍案」、「馬上好」的政論名嘴們,都搖身一變成為棒球專家,也將原本單純的問題無限上綱,不過如果越扯越遠,不排除會雷聲大雨點小。

國家隊的組成不外是選拔、訓練、比賽,一般簡稱「選、訓、賽」,進行檢討當然要先擺在這三項,才能夠切中要害,直搗問題的核心,而且要顛倒過來,先討論比賽,再回頭看訓練與選拔,也就是「賽、訓、選」的順序。

每次國家隊失利之後,總教練都會說「責任我來扛」...,如果只是要扛東西的話,去巷口桶裝瓦斯行就有許多適合的人選,不是嗎?很少聽到哪個總教練會好好地檢討自己,包括比賽中的戰術、用人、應變等,通常媒體要深究這些關鍵的細節時,總教練或身旁的護衛大軍,就會用「這是結果論」的標準答案,來抵擋外界的種種質疑,於是最能夠具體檢討的比賽內容,反而變成最不重要的環節,豈不怪哉?

「集訓時間太短」?也是每次戰績不佳的「必然原因」,問題是相較於其他的參賽國,除了不用徵召職棒球員的古巴之外,中華隊集訓的時間絕對不算短,過去長期培訓的模式,早就不適用於現今的環境之中,況且國手來自四面八方,就算是教練團熟悉的子弟兵,都不容易矯正其動作或技術,更何況是瞭解有限,時間也有限的情形下,這回象隊投手廖于誠,就是最明顯的例子,去澳洲移訓後手感盡失,回國之後趕緊回母隊求救,然後前往東京,再急著請旅日名投莊勝雄「考前惡補」,這都讓中華隊的戰力更加不安定。

況且長期的集訓,如果缺乏完整的防護體系,球員反而比留在母隊訓練更容易受傷,這次外野手周思齊就因為到澳洲移訓受傷,導致需要開刀休養大半年,這對於球員個人及所屬球團,實在是有苦說不出的打擊與傷害,然而周思齊與其母隊,有沒有得到保險之類的補償呢?答案是沒有!連一張「為國捐軀」的獎狀都沒有!如果你是職棒球員或球團老闆,你放心自己或旗下球員,在毫無保障的情形下,去參加長時間的集訓嗎?

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」!套用在「選訓賽」之上,如果一開始國手選的好,如果是選技術、心態都純熟的球員,怎麼會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集訓,來培養什麼默契?甚至於要改動作、改守備位置、改變角色扮演等?怎麼會選了一票年輕球員去打了敗仗之後,回頭又說「都是年輕惹的禍」?問題是誰決定選這些青澀的球員呢?是誰同意經典賽可以當作年輕球員「吸取經驗」的比賽呢?這次讓國人無法接受的,並不只是敗給中國隊,而是就算王建民、郭泓志等大咖球星,無法為國效力,加上陳金鋒、潘威倫等傷痕累累的好手,也婉拒國家隊的徵召,這次經典賽的陣容,難道真的是中華民國現階段的最佳陣容嗎?如果是!至少球迷的心裡會舒服一點,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與疑問。

如果連最基本、最具體的「選訓賽」都說不清楚,反而趁機去「ㄉㄧㄤ」別人、「牽拖」別人(敵人?),明明就是「唇槍舌劍」,卻又高喊要「唇齒相依」?最後越扯越遠,表面上看來檢討地轟轟烈烈、熱熱鬧鬧,到頭來也只是互噴口水、浪費生命罷了!看到一些專家、長官把這次的失敗,歸咎於職棒放水球、替代役政策、大環境不佳等「遠因」,難怪有網友說真正的原因要怪「文化」?也難怪八卦雜誌要說真正的原因是「紅顏禍水」?還有人說是轉播單位這次搭配的主題曲「帶衰」?如果連「近因」都無法面對並解決,縱使成立國球跨部會最高指導單位,難道要先討論「金融海嘯」、「地球暖化」的議題嗎?

一轉眼2010年廣州亞運就將到來,再一轉眼,第三屆經典大賽也不會太遠,咱們什麼都不怕,就怕遇到問題扯太遠,真的,別再扯了!


以上資訊來自運動摩人蔡小明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ba881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